润物细无声——记第四支部党员张赛娜

图片4.png

“张老师,这么早又来寝室啦!”海工部生指老师热情地招呼着。“早上好!”张老师边回应,边匆匆上楼去寝室。只要她班级学生在校学习,早上或晚上,总能在寝室楼见到她匆的身影。她就是我们海工部、学校第四支部一位普通的党员教师----张赛娜。

  张老师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,一直在教育第一线默默耕耘着。虽然年纪大了,但她的干劲一点不输年轻人,直到现在还担任着班主任工作。工作踏踏实实,班级管理有条不紊,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认可。

  张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班主任,一直努力探寻着一条管理好班集体的高效途径。她认为,职高学生各种行为习惯相对来说比较差,班级要营造良好的氛围,养成教育尤为重要。于是她首先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,强化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培养。

学生是班级的一份子,个人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班级这个集体的荣誉。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。她时时教育学生说,学校的任何一项活动,都要积极参加;任何一项竞赛,都要努力争取,人人要尽自己所能为班级增光,坚决不拉班级后腿。她平时狠抓各种常规竞赛,时刻关注竞赛成绩,做到责任到人,赏罚分明,班风渐入佳境,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。在每个学生的共同努力下,常规竞赛成绩常名列前茅,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。

张老师注重言传身教,培养学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。每次一到教室,如果见到地面不干净或讲台不整洁,首先不是批评学生,而是自己默默地处理干净,然后才教育学生一定要注意卫生,不放过任何不洁之处,尤其是卫生死角。平时做值日,常常和学生一起,既是指导又是监督。时间一长,学生慢慢养成了习惯。一到下课,特别是一见张老师,似乎条件反射,自然会看看自己周边地面有否纸屑,课桌整理是否到位。寝室卫生也是如此。每次到寝室,张老师总是仔细检查,不合要求的地方,拍好照片,及时反馈给学生,让他们明白不足之处,引起重视,避免下次再犯。然后开始替学生认真打扫。刚开始六个寝室检查、打扫下来,每次需要花费一小时左右时间。几个月下来,学生寝室卫生情况越来越好,最不易打扫的蹲坑、厕所地面墙面达到了洁白无污渍,张老师每天花费的时间也随之减少。张老师的言传身教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,使学生慢慢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。

  一学期下来,张老师也成为了学生的朋友和贴心人,和学生打成一片了。课余时间,她经常和学生在一起,聊天,谈心。课间,常常温馨提醒学生,多活动活动,舒展筋骨;多望望远处,保护视力。夜自修,她每周至少三次主动下班级管理学生。鼓励学生夜自修结束后,抽出一定时间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进行夜锻炼。上学期系部委以重任,让她担任四川达州电工班班主任后,她更是一心扑在学生身上。她觉得达州学生第一次远离家乡,远离家人,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舟山职业学校学习,一定希望得到老师家人般的关怀。于是她利用周六休息时间亲自带学生逛定海海滨公园,零距离接触大海,欣赏美丽的海岛风景。逛海山公园,瞻仰烈士遗容,在游览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带他们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,让他们领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。还带领学生行走在学校周边白泉的乡镇街道上,师生一起漫步,谈笑风生,其乐融融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,她早上去寝室,晚上下班级。寒假期间,学生到普陀山酒店打工,由于过年不能回家,有个别学生思想一度波动,她及时做思想工作,安抚学生。期间,她经常联系学生和酒店经理,询问表现情况。春节时亲自到三家酒店去看望学生,带去部长和任课老师的新年祝福,让学生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和浓浓的爱意。为了让学生离开时能带回工资,她和酒店负责人进行多次沟通,终于使学生如愿以偿。结束时,她又到普陀山酒店接学生回企业。学生虽然远离家人,但在他们心目中,张老师就是自己的家人。如此真心的付出,让学生们感动了,有同学亲切地称她为“舟山妈妈”。

  张老师就是这样,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。她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,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正如德国著名的教育家雅思贝尔斯的诗意的回答,“真正的教育,应该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,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!


文章分类: 先进典型
分享到: